輕食外賣店運營|門店的重要數據指標及優化方案
外賣店創業是很多創業人的最多選擇,投資低,風險低。對于想要通過輕食外賣店創業的小伙...
有一段時間,輕食市場非常熱鬧。
2012年,英國醫學博士Micheal與BBC合作文獻《進食、斷食與長壽》,次年與營養與健康專欄作家合作發表《輕斷食》,由此“輕食文化啟蒙”應運而生。(輕食加盟品牌)
當大多數人被高糖、高油、高水分的食物淹沒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營養和健康。他們追求低鹽低油的食物和健康的生活理念,在食品行業被稱為“放牧家庭”。“牧草世家”的誕生,不僅推動了輕食產業的發展,也讓專注于高價值、低碳水的輕食日益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輕食企業的發展
2019年8月,美團外賣發布《輕食消費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美團拿出的輕食訂單量超過2662萬單,較2017年的輕食訂單量增長157.9%,消費金額增長159%。有業內人士預測,我國輕食行業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千億元,并在5年內逐步占到餐飲總收入的10%左右。
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很多人進入市場。自2014年以來,包括色欲學校沙拉、沙魯輕食和嘎嘎仙玉在內的幾家輕食初創公司都獲得了融資。除了自主創業之外,很多品牌也踏入了輕食市場,推出了輕食產品和輕食概念店,其中不乏肯德基、沙縣小吃、吉野家、永和豆漿等老牌餐飲連鎖,以及瑞幸、喜茶等咖啡飲料品牌。(輕食加盟靠譜嗎)
一個“輕食秤”的理想藍圖似乎就擺在了入局用戶面前。
任何行業也必然有挑戰。
2015年,GREENY小綠灰沙拉關閉;2017年初,“沙拉日記”被宣布關閉;2019年3月,甜心搖滾官方媒體賬號沙拉被叫停,全業務停止;同年4月,米沙拉在上海只有3家門店,官方賬號停止更新。
當輕食企業倒閉的消息不斷從市場傳來時,人們才意識到,在死亡率高的餐飲業,少數人輕食的壓力無處遁形。
原因很明顯。
從產品本身來看,相比更注重口感的烤魚和小龍蝦,輕食在中國飲食體系中并不能真正算是美味,很難形成讓食客印象深刻的記憶點,從而影響用戶的粘性。
此外,輕食的兩大核心賣點“健康”和“減肥”,很難用準確的標準來衡量,甚至很多品牌本身在這方面都有模糊的概念。由于輕食大多未經加工,食品原料的衛生狀況存在一定風險。最后,從運營的角度來看,輕食是一個輕廚師、高利潤的行業,在菜品和口味方面都很容易被模仿和復制。能夠快速復制也意味著其類別門檻低,同質化嚴重。隨著外來游客的增加,競爭越來越激烈。
讓理想更接近現實的唯一方法,就是了解需求,不斷實踐。
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參差不齊的產品質量給輕食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業務壓力,但越是這個時候,越能考驗那些留在后面的人。
每個輕食品牌都在思考如何占領市場,讓自己成為垂直人群的日常必需品。其中,口味的創新和品牌效應的打造尤為重要。
口味是食品能否受到消費者青睞的關鍵,人們對食品有著天然的“新鮮追求”,因此不斷創造出滿足消費者口味的新產品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輕食品牌在發現輕食本身可供選擇的品類有限時,選擇在原料和搭配方式上下功夫,加入中式千葉豆腐、藕帶、小龍蝦等蝦仁,在冬季推出“Hot沙拉”系列。(輕食加盟怎么樣)
為了兼顧銷量和品牌知名度,輕食創業者大多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商業模式。
色彩鮮艷的蔬菜水果,加上賞心悅目的精美菜肴,再裹上一點沙拉或酸奶,高價值的外觀讓輕食自帶社交屬性。利用好這一屬性,不僅可以打造品牌自身的符號,還可以擴大品牌在社交平臺上的傳播,形成可觀的品牌效應。
總體來看,輕食市場潛力巨大,但仍處于小眾消費階段。如果用戶想為輕食養成固定消費習慣,那么輕食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樣參與輕食業務的餐飲企業,一起實踐。
比如吉野家、西茶、肯德基、沙縣小吃、永和豆漿、COSTA、陸金咖啡、星巴克等等。
輕食之所以能成為潮流,主要是迎合了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渴求,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渴求永遠不會停止。輕食行業,還沒有以巨頭的身份出現,值得重視。
有云:“我怕鏡子不清,也不怕東西來了,拍不了照片。”行業路漫漫,企業品牌要做的就是擦亮自己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