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食外賣店運營|門店的重要數據指標及優化方案
外賣店創業是很多創業人的最多選擇,投資低,風險低。對于想要通過輕食外賣店創業的小伙...
近年來,「輕食」這個概念逐漸火起來了。我查了一下這個詞的定義和演化。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討以下輕食是什么?
「輕食」從歐洲的下午茶演變而來,大致是和傳統的「正餐」相對的一個概念。所謂「輕」,說的是食物的份量比較輕,食物的熱量比較少,用餐的程序比較簡單,食用的速度也比較快。不用吃那么多,到消除饑餓感的程度就好了。
不過,到底怎樣的食物才叫「輕食」,卻并沒有一個嚴格的規則。在那些號稱「輕食」的店家看看,有日式的紫菜飯卷,有西式的三明治和沙拉,也有中式的精美小吃,但總體而言,食物都容易烹調,沒有烹炒,食量都比一頓正餐少一些。
輕食的「輕」字,總會讓人浮想聯翩,因為它擊中了當代年輕人的軟肋。女性都希望自己輕盈好身材,男性也希望自己清爽不油膩。在輕食當中,人們擯棄了濃重的煙火氣,忘記了做飯做菜的繁瑣,生活變得更加輕松和隨意。
從英文和日文角度說,「輕」還有一層「少鹽少油」的含義。
輕食中的食物:沒有牛排和紅燒肉那么膩,沒有炸大蝦和炸薯條那么酥,沒有干燒魚和梅菜扣肉那么濃,也沒有糖醋小排和奶油蛋糕那么甜。
輕食沙拉中經常使用:全谷雜糧食材,有生鮮蔬菜水果食材,還常有新鮮的水產品,一餐中的食材種類較多,食物多樣性比傳統西式快餐更好。
輕食的烹調方法更常采用生食、蒸、焯、烤等方法,避免油煎、油炸和爆炒。這樣的做法減少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減少了烹調中產生的多環芳烴和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質,能更好地保持其中的健康成分,也減少了其中的脂肪含量。
或許,看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食物歷程,或許就更容易理解風氣的改變之因。
從1982到2012年來的歷次食物與營養調查都發現,隨著經濟收入水平的一路上升,國人的烹調油和脂肪攝入量也一路走高。
1982年,全國人均烹調油攝入量僅為18.2克,這個數字意味著,過年過節才能吃點油炸食品,家庭炒菜時只放很少的油,不會有余油留在盛菜的盤子上。人均脂肪攝入量只有48.1克。看看大街上的行人,難得找到一個胖子,審美觀還以女性豐滿為美。1992年,烹調油的攝入量上升到29.5克,人均脂肪攝入量為58.3克,正處在比較合適的區間,肥胖和三高問題,尚未引起社會的重視。甚至還有人羨慕那些「先肥起來」的個體戶和鄉鎮企業老板,認為男人發胖是富裕的象征。到2002年,全國居民平均每日攝入烹調油的數量就飆升到了41.6克,遠遠高于25克的推薦攝入量。與此相應的是,大街上觸目即是腰粗腹圓的胖人,減肥逐漸成為社會風氣。最近一次2012年的調查表明,全國人均攝入烹調油的數量仍處在42.1克的高位,每天的脂肪攝入量高達80克。對城市居民來說,每天的膳食能量當中,有36%來自于脂肪,大大超過了推薦的20%~30%的范圍。按照我國標準,18歲以上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比例分別達到30.1%和11.9%,學齡兒童的超重和肥胖比例也高達9.6%和6.4%。體脂過高已經成為導致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控制腰圍和體重,成為很多人必須完成的任務。
隨著健康意識的覺醒,年輕一代自覺維護輕盈苗條的身材,喜愛相對清爽少油、熱量較低的「輕食簡餐」,當在情理之中。
由于我國尚未在餐飲業中強制標示食物熱量值,有些看似有情調的食物拼盤,其實可能含有過多的脂肪。油炸的薯條,油炸的春卷,高油高糖的蛋撻、奶蓋、小蛋糕和起酥面包等,都被一些店家偷偷地塞進了「輕食」系列當中。很多自制「健康」飲料和甜點盡管含有水果蔬菜和薯類,實際上含有不少糖分,熱量不低,未必有利于體重控制。還不如增加固體食物的數量,然后直接喝杯不加糖的茶水或淡檸檬水。輕食沙拉看似一大盤蔬菜,其實蔬菜總量是不足的。人們都有經驗,把蔬菜放在水里焯一下,體積就會縮小到幾分之一。若把一大盤沙拉煮一下,只有一小把而已,靠它們并不能達到每天300-500克蔬菜的推薦數量。輕食沙拉中通常含有蒸煮或生食的魚肉類,但總量非常小,配合的主食也非常少。魚肉類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足夠的主食有「節約蛋白質」的作用。經常食用蔬菜沙拉替代正餐,容易引起蛋白質不足的問題,會損失身體肌肉。如果只是追求一個時尚概念,為了顯得與眾不同,跟上潮流,那么您愛吃什么類型的輕食都行,怎么吃都可以。如果是為了解決兩餐之間或晚間加班時的饑餓感,那么,把輕食當成加餐或夜宵,和吃烤串、吃餅干薯片方便面相比,確實是比較健康的做法。如果是為了減肥和美容,僅僅靠輕食未必能夠達到目標。很多白領女性選擇低熱量的輕食做午餐,但飯后兩個小時就饑腸轆轆,工作時間餓得無精打采,然后再吃各種零食餅干來維持精神……這絕對不是減肥美容之道。蛋白質不足的飲食生活,還會使皮膚干枯、頭發脫落、體力下降。如果是為了增進身體健康,那么,輕食就必須為一日的營養平衡做出貢獻。要把輕食和一天中的另外兩餐綜合考慮,在一日當中達到基本的營養平衡。
比如說,早上很豐盛,吃了牛奶燕麥粥、煮蛋、堅果和水果,晚上還要吃一頓大餐,中午正好吃個輕食沙拉,減少食量,增加生鮮蔬菜水果,讓胃腸休息一下。
又比如說,下班之后要去健身館運動,運動之后回家已經快八點,不適合吃正餐,那么不妨在健身之前喝杯酸奶,吃點水果,健身之后再吃個熱量較低的輕食餐。
輕食制作者為了加強健康概念,喜歡使用一些中國傳統飲食不太常用的食材,或者人們還不太擅長家庭使用的食材,比如全麥粉、藜麥、牛油果、生魚片、秋葵、羽衣甘藍、奇亞籽、黃瓜籽、亞麻籽之類。這些食材本身確實都很好,
也不一定要擺成一大盤子沙拉,或用西式方法制作。標準的中式餐食也可以「輕」而營養,雖然沒有那么洋氣,吃起來卻可能讓胃腸更舒服。
比如說,一小碗全谷雜豆煮成的八寶粥,撒上一把烤香的堅果碎,加一小碗熟蛋蝦仁拌菠菜,就是營養價值相當不錯的輕食了。
想自制西式的輕食沙拉也不難,把雜糧飯煮好,混合各種生蔬菜和蒸蔬菜,再加些煮熟或燉熟的瘦肉、熟豆腐丁、煮蛋碎、堅果碎,再加生抽香醋麻醬汁也好,或蒜泥油醋汁也罷,用少油的調味汁拌一下就可以了。
其實,只要使用健康的食材,加上減少高溫、減少油鹽糖的烹調方法,輕食本身就是健康的。至于如何巧妙地把它組合在長期的健康飲食當中,在保持身體輕盈的同時也提升生活質量,就在于食客的智慧啦。
第一時間get最實用的營養干貨,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